武汉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主任-王晓光简介
国内著名数字人文学者王晓光教授简介
王晓光,博士,珞珈特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,日本立命馆大学博士后,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(UIUC)访问学者。2011入选中组部首届“青年拔尖人才”支持计划,2013年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支持计划。 先后主持国家自科基金、教育部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各类国家级、省部级基金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0项,参与承担科技部973计划、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。在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,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, Scientometrics, D-lib Magazine,《情报学报》、《中国图书馆学报》、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(ICIS)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,著作与教材5部。曾任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《数字出版理论、技术和实践》丛书编委会成员。担任国内外多个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人,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人,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委员会委员,敦煌研究院“数字敦煌”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、数字出版“融智库”组织首批理论专家、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(ASIST)会员。
研究方向和兴趣:
数字出版与数字资产管理、信息组织与语义建模、知识网络分析与设计、数字人文
教学课程:
本科生:数字出版概论、信息组织原理、数字资产管理
硕士研究生:信息与文档建模、数字资产管理专题、出版学科前沿
博士研究生:经典文献选读、语义出版高级专题
图书著作与研究报告:
1. 王晓光.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需求研究报告,新闻出版广电总局,2016
2. 王晓光. 数字资产管理. 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3.9 (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资助成果)
3. 参编,数字出版基础,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15.3(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)
4. 主编. 期刊编辑与制作. 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2014.10
5. 参编“十一五”国家重点教材,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,北京:电子工业出版社,2009.4
6. 参编《情报学研究进展》丛书,负责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”一章,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2007.3
代表性论文:
1. 王晓光,刘雪梅. 文化遗产图像深度语义标引方法设计与实现.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,2017(特邀稿,待出版)
2. 王晓光,宋宁远. 语义出版研究综述. 出版学研究进展. 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(待出版)
3. Stephen D., Jacob J., Xiaogguang W., Jian W, Shengping X. Linking Scholars and Semantics: Developing Scholar-Supportive Data Structures for Digital Dūnhuáng, Proceeding of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, 2016.9
4. 王晓光、刘怡丹. 图书表示模型BITS及其对中文科技类图书的适用性分析. 数字图书馆论坛.2016(8): 36-42.
5. [美] 詹姆斯•库姆斯,艾兰•瑞尼尔,史蒂芬•德罗斯. 王晓光,李梦琳,刘晶译. 标记系统及学术文本处理的未来(二).出版科学, 2016(6):9-16.
6. [美] 詹姆斯•库姆斯,艾兰•瑞尼尔,史蒂芬•德罗斯. 王晓光,李梦琳,刘晶译. 标记系统及学术文本处理的未来(一).出版科学, 2016(5): 13-21.
7. [美] 艾兰•瑞尼尔,戴维德•杜宾,斯芬伯格•麦奎因,克劳斯•惠特福德. 王晓光、王俊芳译. XML标记的语义.出版科学, 2016(4):18-26.
8. [美] 史蒂芬•德罗斯, 戴维德•杜兰德, 艾利•米洛纳斯, 艾兰 •瑞尼尔. 王晓光、凌宇翔、王俊芳译. 文本到底是什么? 出版科学, 2016(3): 1-12.
9. Xu lei, Xiaoguang Wang. Semantic Description of Cultural Digital Image: Using The Hierarchical Model and Controlled Vocabulary. D-lib Magazine. 2015.21
10.王晓光,江彦彧,张璐. 敦煌壁画图像语义描述层次模型实证研究. 图书情报工作, 2015,59(19): 122-129.
11.王晓光,徐雷,李纲. 敦煌壁画数字图像语义描述方法研究. 中国图书馆学报, 2014(1):50-59.
12.Xiaoguang Wang, Qikai Cheng, Wei Lu. Analyzing the Evolutions of Research Topics with NEViewer: A New Method Based On Co-word Network Dynamics. Scientometrics. 2014,101(2): 1253-1271. (SSCI)
13.Ma Fei-Cheng, Lyu Peng-hui, Wang Xiao-guang. Knowledge Discovery of Complex Networks Research Literatures .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Trends and Research, Springer Open, 2014:119-135.
14.Xiaoguang Wang. Forming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s of a Knowledge Transfer Network: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earch.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. 2013, 17(2): 278 - 289.
15.王晓光,陈孝禹. 语义出版:数字时代科学交流系统新模型. 出版科学,2012(4): 81-86.
16.王晓光,陈孝禹. 语义出版的概念与形式. 出版发行研究,2011(11): 54-58.
17.王晓光,程齐凯. 基于NEViewer的学科主题演化可视化分析. 情报学报,2013, 32(9):900-911.
18.程齐凯,王晓光. 一种基于共词网络社区的科研主题演化分析框架. 图书情报工作. 2013, 57(8) : 91-96.
19.刘向,马费成,王晓光. 知识网络的结构及过程模型.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2013, 33(7): 1836-1844.(EI)
20.王晓光. 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(Ⅱ):共词网络可视化与增长动力学. 情报学报,2010, 29(2):314-322.
21.王晓光. 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与演化(Ⅰ):共词网络方法的提出. 情报学报,2009, 28(4): 599-605.
22.陆伟,贺建根,王晓光,吴佳鑫. 一种面向层次和时序结构的多维可视化技术. 情报学报,2012,31(11): 1131-1139.
23.Xiaoguang Wang, Tingting Jiang, Xiaoyu Li. Structures and Dynamics of Science Knowledge Network: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o-word Network.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. 2010(3): 19-36.
24.Xiaoguang Wang, Tingting Jiang, Feicheng Ma. Blog-supported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: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Based on Social Hyperlinks in a Chinese Blog Community.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. 2010.36(6): 690-704. (SSCI)
25.Tingting Jiang, Xiaoguang Wang. How Do Bloggers Comment: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mmenting Network of A Blog Community.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(ICIS) 2009, Dec. 15 2009, Phoenix, Arizona, USA
26.王晓光. 博客社区内的互动交流:基于评论行为的实证研究. 新闻与传播研究, 2010, 18(4): 53-59.
27.王晓光. 博客社区内的非正式交流:基于网络链接的实证分析. 情报学报,2009, 28(2): 248-256.
28.Xiaoguang Wang. The State of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in China,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igital Archiv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, Nov. 29 2010,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, Taipei, Taiwan. pp. 89-90.
29.王晓光. “数字人文”的产生、发展与前沿. 2009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,重庆, 2009.11.7
30.Xiaoguang Wang, Mitsuyuki Inaba. Co-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Topics in Digital Humanities.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(PP: 148-150), College Park, Maryland, USA: 2009.6
31.马费成,王晓光. 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. 江西社会科学,2006(8): 38-45.
代表性科研项目:
1. [主持] 中组部“青年拔尖人才”支持计划项目,语义出版基础理论研究,2013.1-2015.12
2. [主持] 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支持计划项目,文献信息结构与语义组织方法研究,2014.1-2016.12
3. [主持]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研项目,“互联网+”时代数字出版人才需求研究,2016.5-2016.10(已结项)
4. [主持] 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,面向出版融合的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,2015-2017
5. [主持] 自科基金项目,基于语义共词网络演化的学科新兴趋势浮现机理与探测研究(已结项,绩效评估为优秀)
6. [主持] 教育部留学归国科研启动基金,科学知识网络的结构与演化实证研究(已结项)
7. [主持] 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项目,科技文献信息结构化编辑与语义组织方法研究(已结项)
8. [主持] 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项目,科技文献信息细粒度语义标注规范与信息技术类知识库建设(已结项)
9. [主持] 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自主规划项目,人文社会科学资料结构化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(已结项)
10. [主持] 武汉大学海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动态追踪计划项目,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进展与前沿(已结项)
11. [参与] 科技部“973”项目,文化遗产数据多元检索与知识发现研究,2012.1-2016.12(已结项)
12. [参与]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,知识网络的形成机制及演化规律研究(已结项)
13. [参与] 科技部“科技支撑计划”项目,面向科技教育领域的动态数字出版标准规范研究(已结项)
14. [参与]科技部“科技支撑计划”项目,文化遗产知识本体构建与可视化技术研究(已结项)
主持研发的系统:
DH-NEViewer 复杂网络演化可视化分析系统(该系统已经在国内外20多所高校和科研系统得到应用)
DH-IIIS 图像与文本关联标注系统
DH-PagePlus 网页语义信息增强展示系统
学术奖励:
2016年 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
2016年 湖北省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A类)
2016年 武汉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
2015年 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
2014年 武汉大学 第十四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
2012年 中国出版协会 “2012年度互联网与数字出版优秀论文奖”
2012年 武汉大学 首批“70后”学术团队“数字科学交流”成员
2011年 武汉大学 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
2011年 武汉大学 首批“珞珈青年学者”
2006年 美国华人图书馆员联合会(CALA): Huang Tso-ping and Wu Yao-yu Research Memorial Fund and Scholarships
2003年 中国图书馆学会韦隶华基金奖
特邀报告:
2016.6.7 上海市图书馆,第十三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,受邀发表“面向数字人文的文化遗产图像资源深度语义组织研究”特邀报告
2016.10.4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,受邀发表“敦煌壁画深度语义标注理论与实践”演讲
2016.6.2 台湾“中央研究院”,语义网视野下的知识组织与文化资产研讨会,发表“敦煌壁画深度语义标注模型、方法与实验”特邀报告
2016.5.21 北京大学,首届数字人文论坛,发表“全球视角下的数字人文:概念与实践”特邀报告
2014.12.10 中国计量学院,发表“数字人文:概念、现状与思考”特邀报告
2014.10.14 北京理工大学,发表“数字人文概念与进展”特邀报告
2014.6.30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, Digital Humanities in China. 特邀报告
2013.10.25 University of Illinois, Champaign-Urbana, NEViewer: A New Software for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Topics. 特邀报告
2013.6.7 深圳大学,第十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,发表“数字人文:概念、现状与思考”特邀报告
2011.12.16 韩国建国大学,国际跨学科专业开设与运营研讨会,发表“跨学科融合专业建设与运营—以武汉大学‘数字出版’专业为例”特邀报告
2010.11.30 台湾大学,数位人文与数位档案国际研讨会,发表“中国大陆的数字人文研究进展与思考”特邀报告
2008.6.10 日本立命馆大学,京都数字文艺研究中心,发表“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在人文领域的应用”特邀报告
社会兼职:
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
敦煌研究院“数字敦煌”项目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
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(ASIST)会员
数字出版“融智库”首批理论专家
大百科全书情报学与数字出版相关词条撰稿人
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& Practice(SSCI)审稿人
Journal of Computer-mediated Communication(SSCI)审稿人
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审稿人
《图书情报工作》 审稿人
《数字图书馆论坛》审稿人
《图书馆论坛》数字人文专栏联合主持人
欢迎对科研活动有兴趣、有热情、有毅力、积极主动型学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,或参加科研小组活动。
联系方式:whu_wxg@126.com